1 前言
 
铁矿石中全铁含量的测定普遍采用的是三氯化钛-重铬酸钾法。该方法具有简单、快速、准确等优点,在原理上易理解,但是具体的操作条件不容易掌握,在操作过程中也易造成操作误差。本文参照国标和客户提供的方法,采用电位滴定的方式进行,避免了颜色判定可能产生的误差,节省了时间和试剂,为全铁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定的方法依据。
2 实验部分
 
2.1 仪器
GT50全自动电位滴定仪、铂复合电极、
10mL 滴定管单元、电热板
2.2 试剂
相关配制见附录。
重铬酸钾溶液(约 0.5mol/L,经标定后实测为 0.496mol/L),盐酸溶液(1+1)、二氯化锡溶液(6%)、钨酸钠溶液(5%)、二苯胺磺酸钠溶液(0.2%)、氟化钠溶液(4%)、三氯化钛溶液(40g/L)、硫磷混酸溶液(1.5:1.5:7)、重铬酸钾(0.05mol/L)
3 实验方法
 
3.1 实验步骤
称取约 0.2g(精确至 0.001g)置于滴定杯中,加入盐酸溶液 50mL,于电热板上加热至尽沸(300℃)溶解,若试样难溶时可加少许氟化钠溶液助溶。待试样溶尽且溶液剩约 15-20 mL 时,滴入二氯化锡溶液至淡黄色,冷却。加入 20 滴钨酸钠溶液,继续滴加三氯化钛至溶
 
 
液呈稳定的钨蓝色。加入 20mL 硫磷混酸,摇匀,用 0.05mol/L 的重铬酸钾溶液滴至无色, 用重铬酸钾溶液(0.496mol/L)进行滴定至终点。
空白实验不加二氯化锡溶液,其它试剂添加采用与测量试样完全相同的步骤。
3.2 仪器参数设定
 
 
滴定模式:动态滴定  | 搅拌速度:5  | 
电极平衡时间:4s  | 预搅拌时间:6s  | 
电极平衡电位:1mv  | 滴定速度:标准  | 
最小添加体积:0.02mL  | 预滴定添加体积:3.0mL  | 
结束体积:20mL  | 预滴定后搅拌时间:8s  | 
电位突跃量:700  | 预控 mv 值:400  | 
 
4 结果与讨论
 
4.1 实验结果
空白体积:0.18 mL。
(1) 铁红
 
编号  | 取样量 (g)  | 滴定体积 (mL)  | 含量 (%)  | 平均值 (%)  | 标准偏差  | 
1  | 0.15778  | 4.037  | 67.73  |     67.74  |     0.119  | 
2  | 0.17505  | 4.469  | 67.89  | 
3  | 0.20027  | 5.066  | 67.60  | 
4  | 0.20124  | 5.099  | 67.73  | 
 
 
(2) 铁粉
 
编号  | 取样量 (g)  | 滴定体积 (mL)  | 含量 (%)  | 平均值 (%)  | 标准偏差  | 
1  | 0.21083  | 7.485  | 96.00  |     96.04  |     0.0613  | 
2  | 0.21406  | 7.600  | 96.04  | 
3  | 0.21158  | 7.521  | 96.13  | 
  | 0.21277  | 7.552  | 96.00  | 


4.3结论
本文采用电位滴定的方式改进了铁粉中全铁含量的测定方法,为全铁测定提供了一定的
 
 
参考依据。实验数据证明 T960 电位滴定仪测定结果精确度高、重复性良好、稳定性良好。能够满足分析工作的需要。
参考文献
 
GB/T 223.7-2002 铁粉 铁含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滴定法
 
注意事项
 
1、样品的测定间隔尽量缩短,以保证结果的重复性。
2、试样溶解完全后可能会出现白色片状沉淀,是由溶液体积变少导致氟化钠析出引起的,不影响实验结果。
3、滴加三氯化钛后保证至少稳定 30s 不褪色。
 
附录
 
1、重铬酸钾溶液(0.496mol/L):配制与标定按国标 GB/T 601-2016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。
2、二氯化锡溶液(6%):将 6g 二氯化锡加热溶于 15mL 浓盐酸中,用水稀释至 100m
 
L。
3、钨酸钠溶液(5%):将 5g 钨酸钠溶于适量水中,加入 10mL 磷酸,用水稀释至 100
 
mL。
4、氟化钠溶液(4%):将 4g 氟化钠溶于适量水中,用水稀释至 100mL。
5、三氯化钛溶液(40g/L):吸取 3.4mL 浓三氯化钛溶液(1.192g/mL),用盐酸(1+1) 稀释至 100mL。
5、硫磷混酸溶液(1.5:1.5:7):将 150mL 浓硫酸注入 400mL 水中,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 150mL 磷酸,冷却后用水稀释至 1L。